欢迎访问保健调研网!
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

首页

夏天吃点紫苏好,一棵紫苏三味药

时间:2024-05-18 05:35:01作者: 佚名 来源:广东省中医药局

 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,人们容易感到胃脘胀闷不适,此时可用紫苏嫩叶做汤做菜食用,有行气和胃的功效。

  紫苏可是药食两用的好物,新鲜的紫苏叶味道浓烈,可凉拌做沙拉,伴鱼、肉做菜做汤;而作为中药,紫苏叶、紫苏梗、紫苏子皆可入药,芳香性温,温运脾胃,化湿散寒,尤其擅长解鱼蟹毒。更难得的是,紫苏作为药食两用的食材,它爽口又芳香,很好吃。

  图片

  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用紫苏作蔬菜或入茶,因为紫苏含有挥发性的紫苏醛等芳香物质,有去腥、增鲜、提味的作用。

  

  紫苏

 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。紫苏一个物种产出三个药:叶子是紫苏叶,茎是紫苏梗,成熟种子是紫苏子,均可入药。

  图片

  值得注意的是:并不是所有的紫苏都是紫色的。

  紫苏种内差异很大,在不同地区、不同自然环境下种植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状,虽然形态有差异,但都是同一种植物,均可入药。

  一般意义上的紫苏整个叶片都是紫色的,纯紫的紫苏味道浓郁,适合做香料。而叶片全绿的紫苏称为“白苏”,白苏的芳香味较轻,适合作为配菜直接夹烤肉吃。而广东最常见的是叶面绿色、叶底紫色的紫苏,味道适中,烹饪时作为配菜最适合,也是一般饮片最常见的品种。

  紫苏还下属四个亚种,最常见的是回回苏,其叶缘有较深的齿,用途和普通紫苏没有区别。

  图片

  图1紫苏(全紫)

  图片

  图2紫苏-白苏(全绿)

  图片

  图3紫苏(面绿背紫)

  图片

  图4回回苏

  中医认为,紫苏味辛,性温,归肺、脾经,具有解表散寒,行气和胃的作用。常用于风寒表证,咳嗽痰多,脘腹胀满,恶心呕吐,腹痛吐泻,胎气不和,妊娠恶阻,食鱼蟹中毒等。

  《名医别录》谓其:“主下气,除寒中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紫苏能“解肌发表,散风寒,行气宽中,消痰利肺,和血,温中,止痛,定喘,安胎,解鱼蟹毒,治蛇犬伤”。

  风寒感冒

  紫苏用于外感风寒而导致的鼻塞流清涕、头身酸痛者,用其散风寒、泄肺气,常与防风、羌活同用,如《通俗伤寒论》苏羌达表汤。

  呕吐

  紫苏归脾胃经而醒脾胃,用于胃气不和而致呕吐,无论寒热,或胎气上犯,均可饮用。常与黄连同用,起到止呕的功效。

  哮喘

  肺寒郁滞、升降失司而致咳喘胸闷、痰多稀白者,可以用于宣发肺寒,又可下冲逆,常与杏仁相须为用,如《温病条辩》杏苏散。

  安胎

  紫苏用于胎气上逆,而致心腹胀满疼痛者,用之顺气安胎,多与当归、芍药、陈皮同用,如《济生方》紫苏饮。

  提神醒脑

  临床发现紫苏具有良好的化浊醒脑开窍作用。

  治疗口臭

  碰到口臭,出气臭秽,气味难闻,伴有口渴饮冷、口舌生疮,或牙龋赤烂肿痛等病症时,可以本品配黄连,既能祛浊辟秽,又能清胃泻热。

  治疗鱼蟹中毒

  当食用鱼蟹不慎引起中毒,出现胸闷腹胀、腹痛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紫苏能芳香辟秽、祛暑化湿,可单用煮汁服用解其毒。

  图片

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紫苏叶富含挥发油、紫苏醛、柠檬烯等物质,有镇吐、镇静、抗病毒、促进小肠蠕动、止血等功效。对于风寒感冒、妊娠感冒、慢性胃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术后出血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。日本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剂量紫苏叶配合速尿使用,具有解河豚鱼中毒的功效。

  注意:紫苏叶一般是晒干后直接入药,存放过久挥发油成分会进一步丢失,因此使用期限一般一年为宜。此外,《本草经疏》指出:“病属阴虚,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,慎毋投之,以病宜敛宜补故也。火升作呕者亦不宜”。

  图片

  

  紫苏子和紫苏梗

  紫苏的茎(紫苏梗)和子(紫苏子)也同样入药,紫苏梗以理气宽中见长,而紫苏子擅化痰和中,由于紫苏子耗气滑肠,因此孕妇不宜食用。

  紫苏子

  图片

  苏子降气,是治疗各类咳嗽喘息类疾病常用的药物,理论上降气药重坠而引气下行,孕妇使用需提防堕胎的风险,但《中国药典》《中药学》及历代药物著作均未明确提及妊娠期需禁用或慎用紫苏子。因此,若出现妊娠期的咳嗽喘息亦可在辨证基础上斟酌选用,但咳嗽程度较轻时应优先选择紫苏叶。紫苏子能化痰降气平喘,润肠通便。

  《名医别录》谓苏子:“主下气,除寒温中。”《本经逢原》:苏子“为虚劳咳嗽之专药。性能下气,故胸膈不利者宜之,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、消痰顺气之良剂。但性主疏泄,气虚久嗽,阴虚喘逆,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。”

  紫苏梗

  图片

  紫苏梗行散,重在理气。胎动不安腹痛,可用紫苏梗理气安胎止痛。早孕反应或妊娠恶阻,因中焦气滞、湿浊阻滞,胃气不降所致的纳差、呕吐,可用苏梗安胎行气和胃。程度轻者可泡服苏梗代茶饮,亦可在烹饪中加入苏叶。

  图片

  

  食疗

  紫苏姜枣水

  材料:鲜紫苏叶10g、生姜3块、红枣15g。

  做法: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,然后去掉枣核,再把姜切成片,将鲜紫苏叶切成丝,然后放入盛有温水的锅里,接着把姜片和红枣也放入锅里用大火煮,等到锅开以后,再改用文火炖30分钟;再将紫苏叶、红枣和姜片都捞出来,然后把枣单独挑出来再放回锅里,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即可。

  功效:暖胃散寒、助消化。

  紫苏葱白饮

  材料:新鲜紫苏叶20g,葱白3根,生姜5片。

  做法:上述药材洗净后加水500ml,大火急煎20分钟后即可饮用。

  功效:疏风散寒,和中解表。对于初期风寒感冒表现为头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。

  紫苏炒田螺

  原料:新鲜紫苏叶30g,田螺500g,生姜5片。

  做法:田螺在清水中放养1-2天左右吐尽腹中淤泥后去尾备用,紫苏叶洗净后烧锅下油,用香葱、蒜、姜起锅后放入田螺同炒约20分钟,期间下盐及下少许料酒,勾芡上碟。

  功效:化湿解毒。田螺肉咸寒,具有清肝热、利尿消肿的功效,和紫苏叶搭配不仅风味独特,而且还寒腥性得制,具有解酒毒、消痔疮的功效,是下酒的伴侣,但注意不宜多食,否则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。

  苏子杏仁茶

  原料:紫苏子、杏仁各6克,橘皮4克,蜂蜜15克。

  做法:将紫苏子和杏仁分别捣成细末;橘皮切碎,一起放入茶包中。将茶包放入茶壶中,用沸水冲泡,盖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。饮用前调入蜂蜜。每日1剂,代茶频饮。

  功效:润肺止咳、化痰下气。此茶有润肺止咳、化痰下气的功效,尤其对痰多咳嗽及气喘者更为有效。

  适合人群:适合慢性咳嗽、痰多黏稠、咳吐不利、胸闷气喘者饮用。冬、春季饮用尤佳。

  特别注意:脾虚便溏、腹泻者不宜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szyyj.gd.gov.cn/zyyfw/ysbj/content/post_442517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推荐内容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保健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6153985、010-53387021,监督电话:17610609455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jiankangfzdyzx@163.com 客服QQ:2894426415 通联QQ:491393325